桐乡情
曲指算来,我来桐乡打工已有七个年头了。在嘉名公司这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里,感觉就象生活在梦中,梦,是那种甜蜜的梦。
我刚来嘉名的时候,公司的规模还不大,公司周围的工业园区还是一片荒草。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桐乡的发展及嘉名的壮大,可以自豪地说嘉名的发展,也有我的一份付出与汗水。
在桐乡生活的七年里,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声音,想把它写出来。我的文化不高,写不出华丽的词藻,没有动情的表达。最给力的究竟是什么呢?我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。只知道这里有我的梦、我的亲人、我的妻子、儿女、有我的朋友。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。
一杯清茶、一支香烟、在夜深人静时,任思绪飞扬……
记得一九九六年,我第一次老家河南外出打工,是内心满怀希望来到广州东莞市。那时候找一份工作真的是很难。在东莞找工作期间,由于没有钱住旅社,晚上就睡在草地上。蚊叮虫咬的滋味至今还记忆犹新。找工作的同时,还要躲避公安联防队查暂住证,一旦被查出没有暂住证,就会被抓去坐牢,有老乡保的,罚款二百元走人,没有人保的送去装木头强制劳动一个月,遣送回原籍。我的很多老乡都被抓去过,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。
后来,我找到了工作,工资却很低,只有四百多元,还要被扣去暂时证费,劳动管理费,甚至还有卫生费。外出就更需处处小心,不然你的脚踏错一步,就会被罚款二十元,说是踩踏了草坪,那可真好象没有了人身自由。
当时的工作环境,宿舍的住宿条件都很差,广东的夏天更是酷热难耐,如果上夜班,白天根本无法入睡。工作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炒鱿鱼。在东莞打工八年里我曾经十几次被迫换工作,结果处处都是一样的受气。其实我们这些多数来自农村的打工者,都有农村人的淳朴和吃苦耐劳,可一年到头的辛苦劳作,并不使自己和远在贫穷农村的家庭富裕。不公平的原因在哪里,却没有人能找到答案。或者说,打工者的生活前景、前途,却没有人能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。
二OO四年,通过老乡介绍,我展转来到浙江嘉兴的桐乡市,很幸运的进入嘉名公司,打工的命运从此有了转折性的变化。
绿遍原野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桐乡闲人少, 才了桑麻又插田。我来到桐乡第一天就顺利的成为嘉名公司的一员,并住进了装有空调的宿舍。公司老板更是一位孺雅的商人,各部门的领导都是对员工和霭可亲,当地百姓勤劳善良,公司很多的本地人也是同我们这些外地人一样的上班,一样的待遇,我们被当地政府和百姓称之为新居民或新桐乡人。
零四年底,我母亲去世,当时我刚进厂没有钱回家。车间领导借钱给我,让我顺利回家操办了母亲丧事,真是心存无限感激。我们车间主管对每一个员工更是关怀倍至,在管理上也是雷厉风行,赏罚分明,把车间管理得有条有理。下了班之后,我们还是好朋友,他虽然是本地人,但对我这个外来打工仔从来没当作外人看。经常请我们吃饭,我们之间是无话不谈。这些年我也不断地把亲戚、老乡介绍到嘉名工作。老婆、儿女一家人都来了,我女儿还进入本地的小学读书,学习成绩非常好,每年都会拿回很多的荣誉证书。
上班赚钱,回家睡觉。这是许多外来打工者在城市的生活轨迹。可我不认同。记得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禅语:“吃饭就是吃饭,睡觉就是睡觉。”这句话我们不难理解。人活于世,一切都要随遇而安,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,这山望着那山高,要学会知足与感恩。
我每当工休时,就会骑上单车到桐乡的各地去看风景,去体会水乡江南美丽,沿着乡间的小路,将稻田、桑林和渔网一起撒入心里,让江南的风,江南的水涟漪出城市人的情怀。
漫步于桐乡纵横的河道边,伫立在大理石河栏旁,这些光滑的石板路,风景树、假山、草地、小桥,经过桐乡人和新居民那一双双粗糙的手,磊砌成了江南的一面镜子,我深陷这美景之中,几多的感慨和叹息,随着风荡漾。
我们北方人都喜欢吃面食,我自小就喜欢吃家乡的手擀面,并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这个手工活,每逢工休,我就自己和面擀面,然后把擀好的叠起,快速下刀,切出又细又均匀的面条,在锅中把面煮熟了涝出,用冷水拨一下,浇上特制的臊子,吃着那一个叫“美”吆。
合家欢乐的节日,包上家乡的水饺,摆上满满一桌新做的丰盛年菜,全家喜气洋洋围坐一旁共吃团圆饭,有什么比此景更温馨,家乡的水饺更是独有一种喜庆的味道,让幸福的空气在此时此刻肆意弥漫,尽情地享受这份温馨大餐,让精神升华,让亲情酣畅淋漓的流露。
(染整事业部 谢建甫)